氣體透過率測試儀是用于測定材料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氣體滲透性能的重要設備。它主要通過測定氣體透過特定材料的速率來評價材料的阻隔性能,廣泛應用于包裝行業、藥品包裝、薄膜材料的研究等領域。為確保測試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正確操作氣體透過率測試儀至關重要。
一、工作原理
氣體透過率測試儀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控制一定的氣體環境,在樣品材料的一側施加氣體,并測量氣體通過樣品后的濃度變化。儀器會根據所通過的氣體量計算出樣品的氣體透過率。氣體透過率的單位通常為“cm³/(m²·d·atm)”,表示在特定的壓力和溫度條件下,單位面積的材料在一天內透過的氣體量。
二、操作步驟
1.準備階段
-檢查儀器狀態:使用前,首先檢查測試儀的外觀與功能,確保儀器各個部分完好無損,連接線無松動,控制面板正常。
-選擇氣體種類:根據測試要求,選擇合適的氣體,如氧氣、二氧化碳或氮氣等,確保氣體的純度符合要求。
-準備樣品:選擇待測的樣品,確保其表面清潔、無明顯損傷。樣品尺寸需符合測試儀的要求,避免氣體泄漏。
-校準儀器:根據儀器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校準。一般需要使用標準氣體進行校準,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2.安裝樣品
-將樣品安裝在測試儀的樣品室內。確保樣品均勻覆蓋整個測試區域,并且緊密密封,以防止測試時氣體泄漏。
-如果測試的是膜材料,確保膜的一面接觸氣體源,另一面連接到測量系統。
3.設置測試參數
-根據實驗需求設置測試條件,如氣體類型、溫度、濕度、壓力等。不同的材料對氣體的透過率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設置的參數必須符合標準要求。
-輸入測試時間。通常情況下,透過率測試需要進行數小時,直到氣體透過量穩定。
4.開始測試
-啟動測試儀,設備會自動進行氣體的輸入與濃度測量。在測試過程中,儀器會實時記錄透過的氣體量。
-測試過程中,儀器會根據設定的時間間隔進行數據記錄。
5.記錄與分析數據
-測試結束后,儀器會輸出透過率的計算結果。根據測試數據進行分析,判斷材料的氣體阻隔性能。
-對測試結果進行詳細記錄,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并與標準值或要求進行對比分析。
6.結束操作
-測試完成后,關閉儀器,清理測試樣品,確保儀器設備恢復原狀。
-對氣體瓶和管路系統進行檢查和清理,避免殘留氣體影響下一次測試。
三、注意事項
1.安全操作
-操作時,必須佩戴必要的防護裝備,如防護眼鏡、手套等,特別是使用有毒或氣體時。
-在使用氣體時,要確保氣體罐和管路系統沒有泄漏,避免氣體泄漏造成安全隱患。
2.保持儀器的清潔與維護
-定期檢查儀器的工作狀態,清潔儀器表面與樣品室,避免灰塵和污染物影響測試結果。
-對氣體過濾器、管路系統等進行定期檢查與更換,確保儀器的長期穩定運行。
3.溫濕度控制
-溫濕度對氣體透過率有較大影響,因此在測試過程中要控制室內環境的穩定。避免因溫度或濕度變化引起測試誤差。
-如果實驗需要特定的溫濕度條件,務必進行環境調節并監控儀器中的溫濕度參數。
4.選擇合適的樣品
-在選擇待測樣品時,要確保其形態、尺寸符合測試要求。對于薄膜材料,樣品的表面要光滑,無明顯缺陷。
-對于不規則的樣品,可能需要使用更復雜的夾具進行固定,確保樣品的密封性。
5.防止氣體污染
-在更換氣體或儀器調試時,必須確保管路系統沒有污染物進入。特別是使用氧氣等容易與其他氣體反應的氣體時,要特別小心。
6.避免長時間超負荷運行
-為了保護儀器,避免長時間超負荷運行。在儀器運行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儀器狀態,避免因過載導致設備故障。